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之城,北京如何建?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打造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作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北京地区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能力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在馆城融合、守正创新上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博物馆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毛泽东旧居,考察延安革命纪念馆,这是总书记连续第三次带领新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走进文博场馆。
2023年6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拥有博物馆最多的城市,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之城,努力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建设博物馆之城意义重大而深远
博物馆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资产,其发展水平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纵观世界各国,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城市博物馆体系,是使其所在城市成为世界级大都会的重要因素,也是国际文化名城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30座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和规划,其中北京是拥有博物馆最多的城市。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把博物馆之城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重大文化战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20年,北京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概念和目标,2021年,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订博物馆之城共建协议。
现阶段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立足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建设博物馆之城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博物馆事业的全面领导,通过打造多层次、全类型、广布局的博物馆体系,记录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见证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辉历程。
北京地区第一座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12年6月。100多年来,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建设由曲折前行到快速发展,再到数量激增、质量提升,逐步走上了一条向国际博物馆标准靠拢的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之路。截至2023年6月,全市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217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2023年3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览开展,这是展出的永定门石匾
建设博物馆之城是传承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荟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以一座座博物馆和一件件文物,向世界证明中华文化之自信、中国制度之优势、中国理论之深厚、中国道路之坚定,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更好地彰显中国力量、中国气派。
近年来,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博物馆的热情不断高涨,多种类型博物馆竞相辉映,一批新馆、大馆相继建成,多座国家级、市区级博物馆完成改扩建重新开放。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登记录入的可移动文物数量和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数量均居于全国首位。
建设博物馆之城是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对北京的鲜明城市定位。首都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展开,在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上落脚。
目前,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形成了区域聚集的鲜明特色:东、西城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利用腾退后的文物建筑、名人故居、会馆,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馆;朝阳区利用工业园区腾退空间和集体产业空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博物馆;海淀区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建设高校博物馆;经开区鼓励企业兴办科普场馆,打造“科技馆之城”。市、区属国有企业建设的企业博物馆、遍布乡村的乡情村史馆等不同形态的“类博物馆”作为不同行业领域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已发展为各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2023年3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览开展,这是观众在观看北京中轴线沙盘
努力走出首都特色的博物馆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下,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在“融”“新”“活”上下功夫,馆城融合的自觉和守正创新的技术手段,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更好地“活”起来,成为讲好古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载体,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博物馆发展之路。
推动馆城融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博物馆以前更多强调“自转”,主要围绕自有馆藏开展研究、设计展览、提供社会教育,馆际之间、博物馆与城市之间的“公转”不够。建设博物馆之城,要求博物馆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让整个城市成为一座全域活态博物馆。同时,建立博物馆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大馆、小馆、“类博物馆”等不同类型博物馆的作用。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持续在完善博物馆体系布局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考古博物馆、香山革命纪念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等新馆、大馆相继建成开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中国长城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西山永定河博物馆等一批代表首都形象的国有大中型现代化博物馆正在新建或改扩建。
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相继印发《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北京市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文件,推动社会力量逐渐成为兴办博物馆的主体。率先开展“类博物馆”培育开放试点,将具备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博物馆备案要求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管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在博物馆体系布局不断优化的同时,北京地区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也显著提升,年均持续开放基本陈列近600个,举办临时展览600余项、各类活动逾千次,服务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观众平均满意率达99.54%。到博物馆里畅游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2023年5月1日,在“文物·创意·生活——2023年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活动”中,首都博物馆展位展示的“北京中轴线”系列文创产品
坚持守正创新,彰显底蕴深厚的首都历史文化魅力。博物馆已进入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要有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科技创新,推动博物馆蜕变。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在原有向观众提供博物馆预约、云展览、数字化藏品和文创产品展示等服务基础上,2022年北京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又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了“北京博物馆云”微信小程序,促进“馆城”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实现博物馆资源“云”聚,目前已有120余家博物馆上线。
传播创新,改变博物馆形态。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展“北京之声·博物馆”语音导览项目,在线上搭建了“有声博物馆”传播平台,线下为50余家博物馆搭建了语音导览系统。与北京卫视联合推出了中国首档文博探秘类文化互动真人秀《博物馆之城》,以沉浸式的方式带领观众深入到博物馆内部,广泛传播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掀起收视热潮并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力、完善了北京博物馆之城的传播体系。
管理创新,推进“类博物馆”培育开放。《北京市“类博物馆”培育工作方案》《“类博物馆”开放申报指南》等政策文件先后编制出台,组建专家团队对首批“类博物馆”开放培育试点单位开展一对一指导,针对试点场馆的展览内容、标识体系和功能分区进行改进。经过验收,目前已有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京报馆(邵飘萍故居)等8家试点场馆先后挂牌开放。
让文物“活”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新时代,博物馆作为展现城市文化的窗口,比以往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过多元多维的方式,提升社会影响力,实现其社会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各类博物馆深入研究挖掘阐释文物的多重价值内涵,积极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昂扬向上、制作精良、引领导向的陈列展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组织开展两届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工作,推介40余项优秀展览,全面展示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的风采和魅力。
随着博物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教育、传播理念日益延展,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北京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已形成矩阵效应,活动涵盖图书、动漫、主题活动、教育课程、教育短视频、作品征集比赛、展演项目等多种形式和产品,呈现出多元化、广泛性的特点,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文化生活新风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研学内容,在传统线路的基础上,推出升级版研学路线,围绕北京中轴线、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及特色创业园区、非国有博物馆群落等重要场所展开。
2023年3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览开展,这是观众在观看北京中轴线老照片
打造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金名片
建设北京博物馆之城是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生动实践,是传承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举措,是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北京市文物局将继续围绕相关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打造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金名片。
加强文化遗产的收藏与保护,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这是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夯实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各级各类博物馆对濒危馆藏珍贵文物实现“应修尽修、应保尽保”,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加强安全消防机制建设和设施配备配置,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加大馆藏珍贵文物高清影像信息和三维信息采集比率,不断提高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
加强博物馆科研能力建设,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推进研究型博物馆建设,探索设立研究院、研究所、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发挥好博物馆学术带头人作用,建设具有优秀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博物馆研究团队。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建设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创新科研工作机制,完善博物馆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博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博物馆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加强博物馆质量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展陈角度与方式,强化科研对展览和文物的赋能作用,充分展现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不断拓展社教活动内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创新社教活动机制,设立教育专员,加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协作,持续深化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机制。打造社教活动品牌,培育专业教育工作团队,对接“双减”政策要求,承担起美育课堂、历史文化课堂的作用。
加强博物馆融合发展,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博物馆主动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发展文博创意产业,进一步拓宽馆藏文物向文创产品、服务设计开发转化的路径。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实行延时开放,满足观众夜间参观和消费需求,打造博物馆夜间消费品牌。主动融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促进文物信息资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实现文物数据资源动态更新和应用场景多元化,开展数字场景建设,将博物馆文化数据资源与消费场景衔接融合。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落实《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搭建京津冀博物馆之间更紧密的协作机制。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对博物馆文化的价值解读和阐释工作,构建北京博物馆的国际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鼓励各博物馆积极打造对外宣传品牌,加强与国外传媒机构合作,加强对北京文化的传播推广。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与国外博物馆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参与国际博物馆协会等国际组织活动。立足博物馆特色和内容资源,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
作者:陈名杰,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第8期,原标题“建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之城”,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责任编辑:钟鑫
网络编辑:刘卫东
图片来源:新华网、视觉中国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点个“在看”
鼓励一下小编呗~